问卷调查

立即填写

      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  022-65373510

      •  suez@teda.com.cn
      •  http://www.setc-zone.com



      • 园区概况

      • 营商环境

      • 优惠政策

      • 产业定位

      • 入驻企业情况

      • 园区概况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集中了国家级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始建于2008年,由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运营。合作区占地面积7.3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1.34平方公里,已全部建设开发完成;扩展区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2平方公里已正式移交,并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8年年底,苏伊士合作区共有企业77家,实际投资额超10亿美元,销售额超1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收10亿埃镑。直接解决就业3,500余人,产业带动就业约3万人。


      • 营商环境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100.1 45万平方公里,94%为沙漠。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交界,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2,900公里。尼罗河纵贯南北,全长6,700公里,在埃及境内长1,530公里。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埃及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第114位,相比上一年跃升6位。


        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埃及政局趋于稳定,GDP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埃及政府在经济上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蓝图,力推新首都和铁路建设等国家级大项目,着力吸引外资和私人投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2018年埃及国内生产总值为2,508.95亿美元,人均GDP约为2,549美元。下表展示了2014-2018年埃及的经济情况。


        基础设施

        • 公路

        埃及拥有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埃及公路基本连接全国大部分的城镇乡村,已建成6.4万公里初级和二级公路,承担约95%的货物运输。沿尼罗河两岸及红海沿岸是其公路网的主干道,连接南至阿斯旺、北至亚历山大的尼罗河沿岸各大城市。以开罗为中心,向尼罗河三角洲区域辐射的公路网络也较为发达和便利。公路交通是埃及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随着埃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埃及各大城市,特别是开罗的交通拥堵情况愈发严重。为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埃及政府计划投资49亿美元,实施国家公路建设项目。

        • 铁路

        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埃及拥有铁路里程9,566公里,实际运营铁路里程共计5,085公里,总车站数量为705个,机车总量约800台,铁路客车约4,000辆,货车约12,000辆。埃及国家铁路局运营的干线线路仅有40%左右为双线,约60%的铁路仍旧为单线客货混合的铁路,铁路货运能力不足,仅承担5%的货物运输。埃及整体的铁路系统设备陈旧,效率低下,尽管埃及政府曾在2009年对修建高铁进行过技术性研究,但囿于政府的财政能力,目前高铁的建设计划尚无法进行。

        • 空运

        埃及目前拥有22个机场,10个为国际机场,其中埃及开罗国际机场是非洲地区第二繁忙的机场。为了提高机场的吞吐能力,埃及政府对埃及开罗机场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耗资约4亿美金建成3号航站楼并于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第2航站楼投入使用,大大增加了机场的旅客运送能力。过去几年,埃及民航机构对沙姆沙伊赫国际机场、卢克索、亚历山大机场等都进行了翻新。

        • 水运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可以全线通航,加上灌溉用的河渠,可通航的水道总长约3000公里。连结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全长190.25公里,宽280-345米,水深22.5米,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繁忙的运河之一,全世界10%的海运贸易需经过苏伊士运河。2015年,埃及政府完成了对新苏伊士运河的挖掘工作,包括新开挖里河道,拓宽疏浚原有河道等,工程耗资约82亿美元,运河的通航能力和通航便利性大大提高。埃及海岸线总长2,900公里,共拥有15个商业港口,年货物处理能力2.34亿吨,约1,000万标准箱。拥有总泊位179个,泊位总长度32.1公里,总仓储面积401.3万平方米。

        • 通信

        埃及的通讯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埃及电信从201 4年开始部署国家宽带。2014-2017年间,埃及电信通过覆盖全国的MSAN国家宽带项目部署,极大地改善了国家宽带的水平。当前埃及电信已实现100%全面提升全国的固网宽带的接入速度。上网速度由2014年的0.5兆带宽每线提升到16兆带宽每线。目前埃及互联网用户达到400万。

        • 电力

        埃及拥有超过45,000MW的发电装机容量,电网基本覆盖全境,发电能力在非洲及中东地区居首位,并实现电力盈余和出口。2019年埃及电力控股公司发布了《2022-2027年电力发展规划》,计划在2022-2027年期间投资200亿埃镑,新增装机13340MW。计划内的主要发电项目包括Oyun Musa燃煤电厂项目(2640MW)、Qena省装机分别为1300MW和1150MW的两个联合


        金融环境

        根据埃及1994年38号《外汇法》规定,投资公司可在银行开设美元账户并保留美元利润,外汇自由兑换。新《投资法》也保证投资资金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公司清盘时所有资金可以一次性汇回;其他情况下,可以分5次在5年内汇完。外资企业可在埃及商业银行申请开立外汇账户,绝大多数银行均可开立美元或欧元账户,埃及银行、SAIBANK和卡塔尔银行等可以开立人民币账户,实现资金划转。

        埃及允许外汇汇进和汇出,但必须以真实交易为基础,需向开户行提供业务往来证明文件。


        投资吸引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2018-2019世界经济展望》肯定了埃及经济表现。该报告称,尽管新兴市场出现了危机,但对埃及经济前景仍保持乐观,并将持续关注埃及良好的经济表现。目前,埃及政局趋于稳定,政府制定的各项改革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得以继续推进,对经济发展发挥强大引领作用。埃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投资与营商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外汇储备、吸引外资水平、工业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不断增强,旅游业也有所恢复。从投资环境角度看,埃及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北面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西南部直通非洲大陆腹地。苏伊士运河是联通欧亚的航运生命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 优越的国际贸易条件:埃及于1995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参与各种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目前已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包括:埃及-欧盟伙伴关系协议、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协定、(美、埃、以)合格工业区协定、东南非共同市场、埃及-土耳其自由贸易区协定等。

        • 充足的人力资源:埃及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非洲第3大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裕,25岁以下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41%。埃及的低端劳动力和高端劳动力并存,整体工资水平在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很有竞争力。

        • 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埃及拥有大量未开发荒地,价格低廉,石油天然气资源不断有新发现。此外,还拥有较为丰富的金矿、磷酸盐、铁矿、石英矿、大理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 充满潜力的国内市场:埃及是非洲第2大经济体,第3人口大国,国民消费意识较强,国内市场规模巨大。

        • 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埃及拥有超过7万公里公路网,10个国际机场,15个商业港口,泊位155个,年货物处理能力2.34亿吨。整体上,埃及基础设施虽面临老旧的问题,但就整个非洲而言,仍属较为完善。



      • 优惠政策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被列为A类区域,享受与投资成本50%相对应的税收减免。减税期限自开始经营之日起,不超过7年。

        埃及通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20%,而园区内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统一为5%,给予了在特区工作的人员巨大的税收优惠,也有利于入驻园区企业吸引人才。此外,入驻园区内的企业还可以享受天津市政府提出的对入区企业的财政资助:

        1) 在合作区设立生产和服务性企业,以注册资本中方投资实际到位额为基数,每年按5%给予资助;

        2) 在合作区设立餐饮、理发、便利店、金融、咨询、诊所、学校、仓储等服务性机构的,对其房租和煤、水、电、气等运营费用给予全额资助;

        3) 入区企业租赁合作区内的标准厂房、仓库(货场)、办公室、员工宿舍,将按不超过该租金的50%,给予资助;

        4) 对由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为合作区内企业投保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海外投资保险的费用给予全额资助;

        5) 对国内企业为在合作区长期工作的中方人员向保险机构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用给予全额资助,每人最高保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6) 通过合作区生活服务运营部门,对在合作区长期工作并取得工作签证的中方人员,按每人每年1万元人民币标准给予伙食补贴;

        7) 对由天津派往合作区长期工作的人员,每人每年补助1.5万元人民币。除上述之外,中非发展基金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也会为入驻园区的中资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贷款支持,帮助园区内企业健康发展。


        土地使用政策

        泰达经贸合作区起步区1.34平方公里已完全建成,所有土地已售罄,现有部分厂房不出售,仅出租,租金为22-25埃镑每平米每月。扩展区6平方公里位于经济特区,不能获得土地所有权,只能获得47年的土地使用权,目前土地价格为:工业用地900埃镑/平米;物流用地1170埃镑/平米;商业用地1800埃镑/平米,尚未建厂房。


        外汇政策

        园区内无特殊的外汇政策,适用埃及国内外汇政策。


      • 产业定位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工业项目为主,涵盖加工制造、物流、保税、技术开发、商贸和现代服务等主要产业,现已形成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玻璃纤维和机械设备五大产业园区。

        相关企业:

        玻璃纤维业 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 玻璃纤维

        纺织业 中纺机(埃及)无纺布公司 口罩、鞋套、手术服等医疗及农用无纺布产品

        石油设备业 中埃宏华石油机械公司 石油钻机

        国际钻井材料制造公司 石油套管

        机械设备业 牧羊埃及工业股份公司 粮储钢板等农用设备

        高低压电器设备业 西电-Egemac高压设备公司 高压、超高压输电设备


      • 入驻企业情况

        截至2018年年底,苏伊士合作区共有企业77家,其中起步区共吸引企业近70家,包括巨石集团、丰尚(牧羊)集团、西电集团等大型项目。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宏华钻机和国际钻井材料制造公司为龙头的石油装备产业园区、以西电-Egemac高压设备公司为龙头的高低压电器产业园区、以中纺机无纺布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以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以及以丰尚(牧羊)仓储公司为龙头的机械制造类产业园区五大产业布局。


        合作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走上新台阶。合作区通过自身可持续经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其主要经验有三点: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尊重园区发展规律,适应性调整发展目标;二是多层次沟通交流,在发展定位、优惠政策和发展路径上形成共识;三是高度重视本地化,多方面构建伙伴关系,融入当地社区。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玻璃纤维和机械设备五大产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埃及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为埃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埃及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巨石埃及)是最早入驻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企业之一。现在,合作区成为非洲唯一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填补了非洲大陆玻璃纤维制造业的空白,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共上亿埃镑的贸易额。目前,巨石埃及总投资已超6亿美元,项目年产值超过2.2亿美元,出口创汇近2亿美元,4年累计向埃及政府交税3.1亿埃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