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中国与RCEP成员国医药相关贸易及投资情况
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区域集聚态势明显,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而东南亚国家在技术层面则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总体处于生物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下端,但是拥有这广阔的医药市场。中国与RCEP成员国在医药方面具有比较紧密的贸易往来。2019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医药进出口额达279亿美元,占中国医药贸易总额的19.2%。其中,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医药出口额达162.7亿美元1。
1. 东盟国家
东南亚国家具有丰富的药用资源与良好的传统医药使用传统,华人华侨的中医理念和中药材已经很好地与当地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被东盟国家普遍接受,东盟国家人口众多,拥有6.5亿人口,成为世界第三大人口地区,因而具备广阔的医药市场,但是竞争比较激烈,世界知名的跨国制药企业大多已经在东盟地区建立了业务。东盟国家还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另外东盟国家市场对医用敷料耗材产品有刚性需求,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与中国医药产业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拥有超过2.75亿人口,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市场潜力巨大,投资机遇众多,特别是医药行业。印尼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约1000万,占印尼总人口约5%,因而对于中医理念和中医药有着良好的接受程度。印尼医药市场每年增长率达8%,在整个东南亚医药市场占有27%比例,其中73%是印尼本土医药企业。中国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中医药方面,印尼95%原料均依靠进口,最大原料进口国为中国,西药原料约占60%,每年从中国进口超6.48tn印尼盾。此外,印度尼西亚具有丰富的药用资源,在全球已知的40,000种药用植物中,印度尼西亚拥有30,000多种药用植物2。
泰国
医疗卫生产业是近年来泰国大力发展的十大目标产业之一,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以及医疗服务。中国与泰国医药贸易联系紧密,近十年间,从事对泰国医药贸易出口的中国企业持续增长,达到5700家,2019年出口额达12.7亿美元。泰国医药原料市场大概有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泰国本身不生产API,即使生产规模也很小,不能在国际上产生竞争,因而泰国药企基本都从国外进口原料药,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供应商3。出口方面,泰国拥有原料方面的优势,在新冠疫情爆发的2年多时间里,泰国医用品出口迎来高速增长,比如外科医用乳胶手套。
越南
越南是整个亚洲增长最快的制药市场,2020年约达到100亿美元。越南医药行业发展不全面,目前未能生产医疗设备,而国内市场对医疗设备的需求较大,各医疗中心和医院90%的设备依靠进口。越南市场所需的API几乎99.9%依赖于进口,主要从中国、印度、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进口,中国是其最大的医药原料进口国4。
2. 其他成员国
日本
日本是中国医药品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印度),2019年出口额约为45.97亿美元。同时,日本也是中国医药品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德国和美国),2019年进口额约为52.85亿美元。日本生物技术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科技文献、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中日在生物医药技术合作方面一直保持着友好交流,双方企业之间也有着许多投资合作。
韩国
韩国是中国重要的医药品出口国,在中国医药品出口国中排名前五。2020年韩国的生物医药出口从世界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韩国生物医药的主要出口国有日本、中国、越南、美国等。韩国生物医药产业出口额在整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但增长趋势迅猛,正在成为引领韩国经济未来的主力产业。韩国生物制药的代表性企业有:Celltrion公司和三星Bioepis等。在生物制药方面,全球商业化的7种干细胞治疗产品中,有4种是在韩国开发的,近年来,中韩之间生物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多。
澳大利亚
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澳大利亚生物技术科研实力较强,是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公共市场,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澳大利亚拥有十分优越的创新型生物技术研发和转化的生态环境,生物科技公司超过500家。中澳在生物医药领域保持着投融资业务合作和技术交流合作,澳生物医疗研究机构已在中国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例如,格里菲斯大学的糖组学研究所正在与成都制药公司Olymvax合作生产一种链球菌感染疫苗。
[1] 数据来源:中国医保商会
[2] 资料来源:Cekindo
[3]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 资料来源:中国贸易投资网
本文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修改、摘编或使用。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