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立即填写

      RCEP专刊2023第一期:正式实施一周年,RCEP区域经济影响效应回顾

      时间:2023-07-03
      管理员:luyijie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一年来,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变化,区域贸易投资仍取得了积极进展。2022年,RCEP成员国对世界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大多数成员对区域内部贸易增速超过两位数,凸显了 RCEP对区域贸易的拉动作用。RCEP有效加深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链接,有力提振了亚洲区域贸易与投资信心,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内部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为构建区域内部统一市场和实现全球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RCEP成员国的积极推动下,2022年1月1日以来,RCEP陆续在东盟7国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成员国正式生效实施。5月1日,RCEP在中缅之间实施。8月30日,印度尼西亚议会正式批准RCEP协定[1]。RCEP协定作为中国对外签署的经济体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也是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基石,其生效实施后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对区域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一、有力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截至2022年底,15个RCEP签署成员国中生效成员数量已达13个。RCEP生效以来,成员国多次召开多领域联合会议,协商推进实施协定。同时,组建了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推动各国贸易、投资、产业合作。

       

      RCEP生效让合作伙伴更充分分享中国开放机遇和发展红利。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显著高于同期中国与欧盟、美国贸易增速,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30.7%,持续显示出RCEP区域贸易自由化优势。其中,中国向RCEP其他成员出口额达6.0万亿元,同比增长17.7%,超过全国出口总体增速5.8个百分点。

       

      在RCEP带来进口成本下降和出口机遇增多的推动下,搭载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农产品的“水果专列”沿着中老铁路驶向广阔的中国市场。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5.5%,高于中国外贸整体增速。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其对区域内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将持续显现。据中方统计,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5.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3.42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2.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表示,RCEP实施以来,中国与东盟在原有自贸区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双方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这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谈及RCEP的“成功密码”,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称,RCEP尊重各方的差异性,并为最不发达成员国提供更长的过渡期,以减轻由于市场开放可能形成的冲击,各方因此都能从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利益。RCEP通过市场竞争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提升了区域产业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经贸合作的基础是资源禀赋和产业,RCEP成员国之间业已形成的良好合作基础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通过互补合作和产业国际转移,RCEP区域内的市场供需效率得以提升。[2]

       

      值得注意的是,RCEP首次在中日以及韩日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关系。2022年1月至6月,中日、韩日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0.3万亿日元、5.5万亿日元,分别较2021年同期增长10.6%、25.5%。此外,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光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三国在新技术、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区域价值链合作奠定了基础。

       

      区域内部贸易是成员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撑。除中国外,其他成员对RCEP区域内部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比重多在50%—60%左右浮动。其中,新西兰等对RCEP区域内部贸易占比超过60%,这也显示出区域内部贸易对于各成员国的重要性。

       

      区域内经贸联系也因RCEP日益紧密。根据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15个成员国,且累积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这给中国和东盟企业开展跨国合作带来更多信心。

       

      “RCEP正式生效一年来,给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高凌云表示,在贸易领域,已核准的13个成员国相继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关税减免措施,促进了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增长;在投资领域,协议引入了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便利化与自由化等议题,全部成员承诺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增强了投资吸引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产业链供应链领域,RCEP不仅拓展了原来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网络,还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粘性和稳定性;在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在同等支出的情况下,RCEP成员国可以得到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消费品,极大提升了成员国民众的福利水平。

       

      “RCEP正式生效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表示,RCEP以原产地累积规则为代表的一系列安排,正有力降低区域内生产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正式生效一年来,RCEP不仅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整体贸易结构持续调整和规模不断扩大,也进一步扩大了RCEP整体对区域外的贸易规模,如东亚口岸发往北美的集装箱运量达到历史新高就是一个考量指标。

       

      二、有望将红利投射到全球

      今年以来,虽然受乌克兰危机以及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波动较大,但大多数RCEP成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区域整体吸引绿地投资有所放缓。受乌克兰危机、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RCEP区域吸引绿地投资金额总体放缓。FDI Markets数据库显示,2022年1—6月,RCEP成员国吸引绿地投资项目[3]共计803个,投资金额合计464.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5.3%和23.4%,分别占同期全球吸引绿地投资项目总额和投资总额的12.1%和11.6%。大多数RCEP成员吸引绿地投资项目数与投资额“双降”,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少数东盟成员呈“双增”态势。

       

      美欧对RCEP区域绿地投资仍是主流。据FDI Markets数据库统计,2022年1—6月,美国对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的绿地投资项目分别有41个、26个、25个、16个和15个,美国也成为对RCEP区域绿地投资项目数最多的国家。同时,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RCEP区域绿地投资也非常活跃。2022年1—6月,英国对澳新(加坡)中日韩的绿地投资项目分别有41个、16个、8个、7个和2个,德法两国对中日澳新(加坡)越的绿地投资项目合计也达到63个。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在世界经济困难重重的背景下,RCEP为新兴市场注入强劲增长动能。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将东南亚地区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5.1%上调至5.5%,一定程度反映了RCEP对东盟国家经济的拉动预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彼得·德赖斯代尔表示,生效第一年,RCEP已显现出填补自贸协定空白、提振区域贸易、强化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有潜力作为平台将亚洲贸易红利投射到全球。

       

      “RCEP正式生效为充满冲突、问题和挑战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发展契机。”高凌云表示,一是RCEP正式生效为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信心;二是RCEP释放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为区域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缓解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三是RCEP涵盖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成员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优势互补;四是RCEP探索出很多创新制度,包括原产地累计规则等,可以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开展合作和全球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范本;五是RCEP关于一系列争端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重要参照。

       

      “鉴于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多样性,RCEP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刘军红认为,一方面,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相比,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内部关税壁垒需要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成员国需紧跟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潮流,如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能源转型等,通过谈判制定新的贸易自由化规则,及时调整区域经济合作方向。此外,如何通过制度的完善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员更好参与地区生产网络,特别是通过复杂价值链贸易推动经济发展是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高凌云认为,RCEP提质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增加透明度,不仅要让RCEP成员国了解协定规则,还要让RCEP之外的经济体了解RCEP的贸易优惠政策。二是健全磋商沟通机制,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增加线下的商务推广活动,进一步增强RCEP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增加RCEP规则的覆盖面,增加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新规则。三是提升机制质量,适时加速实施和升级谈判,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制度条款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四是采用适当方式扩围,面对一些国家的加入申请,RCEP成员国需要就纳入新成员的程序进行探讨,最终找到合适方式。[4]

       

      三、上海高质量实施RCEP

      RCEP正式生效实施满一年来,上海海关立足全球最大的贸易口岸城市,高质量实施RCEP,持续发力引导外贸企业用好RCEP政策红利,助企抢抓开放型经济新机遇,推动上海构建对外开放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助推区域经济新发展。数据显示,上海关区2022年全年RCEP项下进出口货值超过480亿元,关税减让超6亿元。

       

      RCEP协定生效后,为帮助企业抢抓RCEP机遇,上海海关加大对企宣讲培训力度,做好RCEP政策解读和实施效果跟进。

       

      RCEP涵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方方面面,其关键内容则是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RCEP关税减让政策,直接降低了产品的综合出口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外贸经营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RCEP落地生效后,上海进出口企业反响热烈,市场主体利用RCEP享惠水平快速提升。2022年前11个月,上海市共有1898家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出口货物6.4万批次,享惠进出口443.3亿元,享惠货物规模居全国首位。其中,有354家企业通过RCEP首次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994家从未在双边贸易协定项下享惠出口的企业通过RCEP实现了享惠出口。

       

      中日之间、日韩之间通过RCEP协定首次建立起自由贸易伙伴关系,为三国加快区域价值链合作奠定了基础。2022年前11个月,上海市对日本、韩国进出口合计超过5500亿元,占上海市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的近一半。

      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但RCEP协定持续释放红利,助力区域内经贸合作提速升级,为区域经贸行稳致远注入了确定性和正能量,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据上海海关统计,2022年前11个月,上海市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27万亿元,同比增长0.2%,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3.2%,该规模居全国各省市第三位。其中,出口428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7.4%;进口8396.8亿元,占全市进口总值37.1%。而且,上海市对大多数成员国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对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柬埔寨和缅甸进出口分别增长2.5%、3.4%、46.3%、4.8%、7%、3.9%、1.8%和29.7%。

       

      在各业务现场设立“RCEP服务专窗”是上海海关一年来保障企业享惠RCEP的一个缩影,在其背后的是覆盖各业务现场的三级应急值守机制、属地海关“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以及在线值守、线上指导、自助打印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手段,一系列“暖心政策”打通了企业享惠“最后一公里”。2022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累计受理19576份RCEP享惠报关单,共签发RCEP出口原产地证64295份,审核通过8家经核准出口商,企业自主开具原产地声明货值达8144.60万元。

      “尽管地缘政治正在干扰、主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走向,但市场原则、效率原则仍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规律,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RCEP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员国间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的是,RCEP必将持续推动深化区域经贸合作,RCEP‘朋友圈’也必将为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表示。[5]

       

      RCEP缔约国学者及官员对RCEP开放一周年的评论:

      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商而言,RCEP生效的重大利好在于关税降低带来进口成本下降和出口机遇增多。根据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这极大促进了跨境贸易往来。

       

      • 老挝中国总商会理事长徐国武说,RCEP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用的放大器。如果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硬件,那么RCEP就是一套通用软件。中老铁路通车加上RCEP生效,联动各方有效资源,使得各种资源、各种需求、各方市场得以在一个共同平台上自由匹配,加大了效能,提高了效率,扩大了市场。

       

      • 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阿颂西认为,RCEP对区域乃至全球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成员国之间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形成更大市场,消费者可以分享到更多产品。RCEP还鼓励非成员加入,以进一步扩大协定范围,有效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发展。

       

      “原产地累积规则”是RCEP的一大亮点。根据该规则,除部分特定产品外,大部分产品只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15个成员国,且累计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

       

      • 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RCEP确定的原产地累积规则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创新,使得相关产业布局可以更灵活地遵从效率原则,这将有力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整合。RCEP成员国之间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特征,RCEP成员国间直接投资的增长反映出区域内产业链整合的势头不断加强,这对区域外经济体也具有强大吸引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外商投资。

       

      • 柬埔寨商业部副国务秘书兼发言人宾索维吉说,RCEP实施一年来,优惠关税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为柬埔寨在疫情后的贸易增长注入了重要动力。RCEP帮助柬埔寨实现出口多元化,并进一步融入区域和全球经济。

       

      •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认为,RCEP统一的经贸投资规则将形成更大的合力,推动成员国企业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并在区域内进行供应链、产业链的更高效布局。

       

      •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说,一年来,RCEP使成员国之间贸易投资各项成本大幅降低,有力促进了区域内贸易投资往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韧性更足、更加稳定,助力区域抵御外部经济动荡和冲击。

       

      得益于RCEP区域内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各国人文交往也有了显著提升,经商、留学、跨国婚姻等群体不断增大,许多人对RCEP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关税降低、通关便利等新规生效,使区域内跨境电商贸易加速发展。

       

      •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认为,区域贸易的增加呼唤多元化人才,以大数据、互联网、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正成为RCEP成员国之间服务贸易合作新增长点。

       

      整体关税减让、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在从事跨境经贸合作的投资者看来,RCEP可以带动区域内新兴产业形态的塑造与拓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发展潜力。

       

      • 新西兰企业纽仕兰研发总经理罗伊·范登克说,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新西兰企业面临更优惠的关税和更便利的贸易措施,营商环境改善使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迅猛增长,也使中国消费者能够快捷地获得优质产品。中国巨大的市场为纽仕兰这样的国际企业提供机会,也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可以预见,RCEP的包容发展红利将让亚太地区发展更加繁荣。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彼得·德赖斯代尔表示,在当前全球贸易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RCEP是全球贸易体系一个巨大的稳定因素。它可以增强地区经济增长稳定性,为世界经济从新冠疫情等冲击中复苏提供良机。[6]

       

      四、展望

      RCEP红利绝非止步于此。印尼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履行RCEP承诺,印尼将在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额外对700多项中国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其中,部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服装类产品,已于2023年1月2日起开始免税。至于其他进入印尼市场的产品,则在一定时期内将关税逐步降为零。[7]中国香港申请加入RCEP的相关工作也在推进。此外,按照规定,多数成员国都会在每一个新的年份履行包括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减少壁垒等更多承诺。这些承诺会降低各类要素在区域内配置的成本和难度,推动形成新的贸易投资机会。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规模将分别达到8571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区域投资将累计增长1.47%,区域经济福利累计增加1628亿美元。全球层面,到2035年,RCEP将带动世界实际GDP和进出口贸易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12%和2.91%。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日前表示,中国将以RCEP为新起点,与更多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水平,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新规则议题谈判,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下一步政府部门要更加透明地提供有关RCEP政策法规和相关规则,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中国贸促机构以及协会要积极做好宣传和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内自贸试验区平台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在落实RCEP规则的过程中发挥先行先试和引领示范的作用以及双制联动效应。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英奎认为,RCEP实施一年,中国同成员国之间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已开始显现,未来要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与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国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外贸企业也应抓住这个机遇,主动转换贸易对象,从传统的欧美市场转向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协定伙伴国为新的贸易对象,并将此作为外贸的发力点,去开拓新的市场。[8]

       

      有理由期待,随着成员国对RCEP的运用能力提升,加之数量不断扩展,RCEP活力和生命力将进一步凸显,给区域和整个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力。面向未来,RCEP成员国将充分释放潜能、优势互补,推进区域价值链深度融合,为区域和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修改、摘编或使用。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

      [1]2023年1月2日,RCEP协定正式对印度尼西亚生效

      [2]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e/s/202301/20230103377238.shtml

      [3]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这类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986518075570629&wfr=spider&for=pc

      [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055313234236659&wfr=spider&for=pc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762314349689873960%22%7D&n_type=1&p_from=4

      [6]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301/02/WS63b23450a3102ada8b22952d.html

      [7]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961388746845269039%22%7D&n_type=1&p_from=4

      [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01828883414722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