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编者按
近年来,高端装备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焦点,许多发达国家正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聚焦发展高端装备。高端装备行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上海高端装备产业工业产值要突破7000亿元。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成员国中,日韩两国在高端装备行业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澳新在矿产等原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东盟国家处于高端装备产业中间层,具备劳动力优势。RCEP区域内各国之间的深入合作与资源的交换将会对我国高端装备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RCEP的生效对高端装备行业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期RCEP专刊将对此进行探讨。
高端装备行业概述
1.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技术含量,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高附加值,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第三,高重要性水平,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2021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智能制造装备、民用航空航天装备、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和微电子装备等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2. 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高端装备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能达到38.4万亿,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2.4%1。与此同时,上海市的高端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产值为58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5%以上2。从细分领域来看:
▷智能制造装备方面:
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主要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等,其核心零部件主要为: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
全球范围内,美日德等工业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领域占据竞争优势。
上海市智能制造装备发展迅速。上海市在中国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排名第一,其主要承载区是上海市浦东新区3。2019年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及核心部件首台(套)突破40余项,累计承担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37项4。2020年上海市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一,国内外巨头集聚。
▷民用航空航天装备方面:
航空装备主要由航空器整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与系统以及航空零部件组成,其中航空器整机的市场规模最大。
在全球航空航天装备领域里,欧美国家具有比较强的技术实力。
上海市民用航空航天装备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上海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商飞”为核心的较完整商用飞机产业链,目前形成了“三个突破”,ARJ21国产支线客机已形成规模量产和市场化运行能力,233条航线运送旅客超过400万人次,C919国产干线飞机也将完成取证交付首家用户东方航空公司。
▷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方面: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主要包括钻井装备、生产装备、辅助船舶及配套设备等。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移,欧洲和美国逐渐退出了海工装备的竞争,但仍垄断着海工装备的研发、设计及大部分关键配套设备的技术。
上海市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综合技术实力不断增强,位居全国第一,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临港和长兴岛是上海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两大发展地区,其中以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为代表,目前已研发并孵化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船舶海工装备。截至2020年,临港新片区重点海洋企业实现74亿元总产值5,成功孵化出特种船舶、水下作业配套设备、海洋观测探测设备、极地深远海渔业捕捞加工装备等领域的王牌产品。
▷高端能源装备方面:
高端能源装备是指在能源装备行业中的高端装备,涉及清洁高效燃煤燃气发电装备、先进核电装备、风电装备、 太阳能 发电装备、储能装备、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关键装备等。
近年来,上海市在高端能源装备方面取得较大进步,风电装备、光伏装备、智能电网及储能领域形成新增长动力。在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例如成功研制了全球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打造全球发电煤耗最低的1000MW级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
▷高端医疗装备方面:
高端医疗装备上游关键原材料主要包括传感器等电子器件,钢铁、化工原料等材料;中游为医疗器械的制造和检测,主要包括影像设备、治疗设备、体外诊断设备、植入介入产品等;下游为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其他终端市场。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较高。日本的东芝公司、日立公司,美国的GE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等是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尤其是在高端影像医学设备方面。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快,但高端医疗器械依旧依赖进口。
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探索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道路。目前,基于多年智能制造、工业集成、国际合作、自主创新的经验,上海电气已构建了高端医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平台,为医疗装备国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在上海理工大学成立了“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并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联盟。
【1】《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行业扫描——高端装备制造业》
【2】数据来源:《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3】《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
【4】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5】数据来源:新华财经《上海:海洋装备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新动能》
本文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修改、摘编或使用。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