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立即填写

      报告|中国汽车出海月度分析报告(五)(上篇)

      时间:2025-07-25
      管理员:zhangsan

      为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化背景下汽车出海情况了解,从数据角度提供有力支撑,现发布“中国汽车出海月度报告”系列。本期分为上篇、中篇、下篇,本篇为系列第五期上篇,将着重介绍2024年1-11月全球汽车出口概况及海外汽车市场动态

       

      全球汽车出口概况
       

      2024年1-11月及11月中国汽车出口数据

       

      点评

      2024年11月,中国汽车出口49万辆,环比下降9.5%,同比增长1.6%。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1.9万辆,环比降9.9%,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增长35.2%,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俄罗斯汽车数量下降明显。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通过市场调研,包括到国外考察,中汽协发现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发展面临压力,国际局势不平稳,以及海外国家的政策变动非常大,都影响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

       

      2024年1-11月及11月中国汽车出口结构

      中国汽车出口品牌结构

       

      11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10.5万辆,同比增长10.5%,占总出口量的21.4%。1-11月,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36.3万辆,同比增长68%,增速领头国内出海车企。

       

       

      中国汽车出口地区结构

      从出口地来看,中国2024年1-11月整车出口总量前五的地区分别为俄罗斯(106.0万辆)、墨西哥(42.2万辆)、阿联酋(29.2万辆)、比利时(25.8万辆)、沙特(24.2万辆)。

       

      1-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前五的市场则分别为比利时(24.2万辆)、巴西(15.0万辆)、英国(11.2万辆)、泰国(10.6万辆)和菲律宾(10.6万辆)。

       

      主要汽车生产国出口情况

       

      海外汽车市场动态

      欧洲市场

      俄罗斯将在2025年1月起提高进口车报废税
      摘要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11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额同比减少7.5%,与10月的同比增长24%出现了急剧减少。其中汽车出口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进口车报废税政策影响。

       

      俄罗斯汽车市场在过去3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车企成为明显的赢家。例如奇瑞在俄罗斯的收入从2021年到2024年飙升了近800%,而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车企的收入则暴跌了90%以上。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俄罗斯的进口车报废税比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反补贴税还要高。从2025年1月起,中国车企除了要缴纳15%的进口关税外,还要根据发动机排量支付7,000~20,000美元不等的车辆报废税。例如奇瑞的Tiggo 7 Pro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之一,售价为27,780美元。从 2025年1月起,报废税将达到标价的四分之一以上。

      点评

       

      中国以出口为中心的俄罗斯市场策略似乎已到达极限。定于2025年1月的进口车报废税上调将进一步挤压盈利能力,迫使中国车企重新考虑其俄罗斯战略。 

       

      只能在俄罗斯本土化生产才能规避报废税,仅仅是SKD组装并不会带来任何减免。国内车企如长城汽车,已经通过前期努力,初步实现俄罗斯本地化生产。

       

      俄罗斯乘用车市场品牌占比变化
       
      大众集团与工会达成协议
      摘要
       

      经历了12月月初的大罢工之后,大众集团和工会经过了持续70个小时的谈判,双方在12月20日最终达成三条一致结果。一是不立即关闭工厂也不立即裁员,但2030年之前,将会有35,000个工作岗位被裁,同时削减73.4万辆工厂产能。第二,集团管理层做出妥协,放弃了之前10%的降薪要求。与此同时,对于大部分员工,未来四年工资不再增长,部分奖金将减少或取消。第三,大众集团管理层不再坚持直接关闭多座工厂。

       

      这次谈判的结果将为大众集团从2025年开始每年节省150亿欧元,同时不会对2024年的业绩预期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结果,相比于2024年9月开始的大众集团管理层的诉求,基本算是双方各退一步。

       

      点评

       

      大众汽车与工会达成的协议是双方在压力下的妥协,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矛盾,但大众面临的转型压力并未消除。未来,大众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加大力度,以适应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否则仍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随着大众集团整个转型调整,作为区域性市场,大众中国明年也将继续调整。大众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在12月10日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暗示了大众中国未来一至两年的重点:一是相关业务和组织的优化整合,并且提速;另一点是大众安徽研发中心核心能力的建设以及运营。大众中国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进行了第一波裁员,第二波裁员将于2025年上半年进行。大众中国同时也给员工另一个选择,就是去大众安徽进行转岗或找到相匹配的岗位。

       

      北美市场

      美国将腾讯和宁德时代列入“涉军企业”名单

      摘要

       

      1月6日,美国国防部表示,将腾讯和宁德时代列入与中国军方存在关联的“中国涉军企业”名单。美国国防部按照法律向国会报告中国涉军企业名单,并敦促美国企业避免与名单上的中国企业进行交易。

       

      之前华为等企业已被列入该名单。美国政府警惕中国通过“军民融合”将民用尖端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推动技术发展。美方认为,有必要识别与军事部门融合的企业,并限制其与美国企业的交易。

       

      美国政府从1月起引入管制措施,限制美国企业及美国公民在半导体、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投资,以此来防止可能会转用于军事用途的先进技术通过民间投资流向中国。

       
      点评
       

      此次的措施实施后,致力于AI开发的腾讯将更加难以购买英伟达等美国半导体企业的专用芯片。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福特汽车等企业在动力电池生产方面有合作,美国的举措可能会对各公司的战略产生影响。在中美对立加剧的情况下,避免与中国企业进行交易的美国企业可能会增加。

       

      特斯拉墨西哥工厂加速落地
      摘要

      1月1日,根据墨西哥媒体Milenio消息, 特斯拉已完成在墨西哥新莱昂州的四块地皮的收购,总占地面积1,194公顷,耗资9,870万美元 ,标志着特斯拉在墨西哥工厂的进一步加速。

       

      特朗普胜选,特斯拉迎来政策利好。此前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马斯克曾一度暂停了对墨西哥工厂乃至所有海外潜在投资。如今,作为特朗普的支持者,马斯克和特斯拉或将迎来一系列正面影响。特朗普的胜选不仅为特斯拉的墨西哥工厂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还可能为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和Robotaxi业务在美国的法律监管上带来更多便利,为其未来发展铺设更宽广的道路。

       

      点评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建厂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在汽车产业链领域,旭升集团、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多家特斯拉供应商已经在墨西哥建厂,以配合特斯拉的需求。 

       

      特斯拉墨西哥工厂(概念图)

      众多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落地墨西哥,可以更好地服务特斯拉甚至是中国新能源车企,但也可能面临来自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和加拿大汽车零配件贸易组织的抵制。

       

      东南亚市场

      印尼将为3家车企提供0%进口关税等税收优惠

      摘要
       

      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 (Airlangga Hartarto) 表示,将在2025年继续实施由政府承担的豪华物品增值税激励政策,适用于电动汽车。印尼工业部长阿古斯·古米旺·卡塔萨斯米塔 (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称,“在 2024 年,有三家公司承诺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生产设施,分别是比亚迪、广汽埃安、雪铁龙。这三家公司将享受0%进口关税和15%豪华物品增值税的刺激激励措施。”印尼工业部长还呼吁印尼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立即向工业部注册他们的品牌,以获得政府提供的激励措施。只要符合本地要求,他们就可以获得激励。 

       

      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GAIKINDO)统计数据显示,11月,印尼汽车零售销量76,053辆,同比下降8.1%,2024年累计零售销量806,721辆,同比下降11.2%。GAIKINDO官方已下调2024年销量预期,并认为,2025年增值税提高、新增税收、最低工资上调等政策会对汽车销售产生负面影响。“获得良好销售数据将越来越困难”。

       

      点评
       

      印尼政府正在努力将国家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凭借丰富的镍矿资源——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原料,印尼希望吸引全球电动汽车相关投资。印尼的政策变化,展示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吸引国际制造商投资的努力。

       

      泰国前11个月汽车销量萎缩

      多品牌销量下滑

      摘要

       

      2024年1-11月,泰国汽车销量大幅同比下降26.7%,仅售出518,659辆车,相比2023年同期的707,454辆,出现了惊人的萎缩。丰田仍然是泰国市场的霸主,占据38.5%的市场份额,但销量同比下降17.5%,五十铃和本田,销量同比下降45.3%和20.3%。

       

      中国品牌方面,比亚迪累计销量25,530辆,同比仅小幅下降3.2%,但11月销量同比跌幅高达55.7%。另外,长城和长安等品牌也出现销量大跌,其中长城累计销量为6,493辆,同比下降44.9%。

       

      点评
       

      泰国汽车工业集团主席顾问Surapong Paisitpatanapong表示,金融机构收紧汽车贷款审批,以及2024年财政预算推迟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政府支出减少,从而使得消费者购买力减弱。

       

      现代汽车泰国公司总经理Wallop Chalermvongsavej表示:“由于银行担心不良贷款,现代汽车的贷款批准率已从90%降至70%。如果政府不推出新措施刺激汽车需求,而银行维持严格的贷款标准,汽车行业情况将变得更糟。”

      泰国举办的2024汽车博览会
       

      南美市场

      巴西政府部门突击检查比亚迪工厂

      摘要

      12月23日,巴西劳工部联合多个部门对比亚迪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声称163名工人在类似“奴隶般”的条件下工作,包括住宿条件恶劣、超时工作等问题。随后,巴西劳工部关闭了该工厂的部分建筑工地和住宿设施,并将工人暂时安排在酒店。

       

      该工厂计划于2025年3月投入运营,并将成为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则迅速做出回应,终止了与涉事建筑外包公司的合作,并表示将全面遵守巴西法律。

       
      点评
       

      古巴政策调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古巴市场提供了机遇,降低了进口成本,有助于中国车企在古巴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比如,中国天津东兴实业集团与古巴国有公司 “米纳瓦” 合资的加勒比电动车厂,已经走出了中国车企进入古巴市场的第一步。该厂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以研发和生产适合不同年龄、用途的电动车,并提高产量。

       

      随着古巴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和经济的逐步发展,其国内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政策鼓励优先进口电动车辆及其充电基础设施,为中国车企在古巴开展全方位的业务布局提供了机遇。中国车企可以不仅可以向古巴出口电动汽车产品,还可以参与古巴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

       
      古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改革机动车进口政策
      摘要

      12月23日,巴西劳工部联合多个部门对比亚迪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声称163名工人在类似“奴隶般”的条件下工作,包括住宿条件恶劣、超时工作等问题。随后,巴西劳工部关闭了该工厂的部分建筑工地和住宿设施,并将工人暂时安排在酒店。

       

      该工厂计划于2025年3月投入运营,并将成为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则迅速做出回应,终止了与涉事建筑外包公司的合作,并表示将全面遵守巴西法律。

      点评
       

      此次事件不仅对比亚迪在巴西的业务造成了影响,也引发了对跨国企业在海外劳工管理方面的关注与警示。跨国企业在海外劳工管理方面需更加谨慎,要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劳工权益。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海外扩张过程中,需补齐在劳动保障、环保等方面的短板,尊重所在地区劳工保障等法律规定以及当地民风民俗,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中东及非洲市场

      CYVNHoldings收购英国跑车制造商迈凯伦
      摘要

      阿布扎比投资公司CYVN Holdings收购了英国跑车制造商迈凯伦的跑车业务,同时获得迈凯伦赛车业务的非控股股份。此次收购将为迈凯伦带来资金、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

       

      CYVN是蔚来的最大股东,此前已对蔚来投资33亿美元,持股约20.1%。此次收购有望借助蔚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经验,推动迈凯伦的电动化发展。

       

      迈凯伦此前因财务困境多次被收购,此次交易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显示了中东地区对汽车行业的持续关注和投资兴趣。

       

      点评
       

      中东资本持续“重仓”中国新能源汽车,蔚来等中国车企获得中东资本的大手笔投资。CYVN近年还收购了英国造车新势力ForSeven和迈凯伦F1设计师戈登·穆雷的电动汽车部门及其底盘平台iStream,显示了中东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扩张野心。

       

      蔚来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电池、电控和智能驾驶方面,有望与迈凯伦的高性能跑车制造工艺和赛车技术进行交流和共享。这种技术合作可以为中国车企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促进自身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肯尼亚“电动交通”计划为中国车企带来机会 

      摘要
       

      肯尼亚政府积极推进“电动交通”计划,具体举措包括:计划到2025年所有注册车辆中电动汽车占比提高到5%;计划在2027年之前完全转型为电动公交车。这些措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创造了良好条件。

       

      肯尼亚的长期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一目标也得到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支持,例如比亚迪已经向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交付电动公交车。

       

      根据新华社报道,截止2024年12月,约有100辆哪吒汽车投入肯尼亚出租车行业。某位出租车司机选择了哪吒汽车旗下的Neta V(当地售价31,000 美元),他每天行驶约200公里,之前给加油要花费约30美元,而现在充电仅需6美元,成本优势明显。

      顾客在肯尼亚的Neta门店看车

       

      点评
       

      中国电动汽车投放肯尼亚出租车市场,有望促进肯尼亚的绿色转型。对于肯尼亚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涌入助力其 “电动交通” 计划的落地实施,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碳排放,推动该国绿色交通转型,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东亚市场

      日产、本田和三菱考虑合并

      摘要

      根据彭博社12月18日的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和本田正在考虑合并,双方计划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并且考虑将日产持股24%的三菱汽车也纳入其中。

       

      这笔交易预计将使日本汽车行业整合成为两大阵营:一个由丰田集团公司组成,另一个由本田、日产和三菱控制。而且三家公司合并之后,预计汽车年销量也将会超过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和大众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点评
       

      这可以被看做是日本实力较弱的企业之间的“防御性合并”,这不仅能够在短期之内缓解日产日益严重的财务压力。还能够增强两家公司在日本以及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好的对抗特斯拉和比亚迪等竞争对手。

       

      金融时报的分析指出,谈判还处于早起阶段,而且可能会引发日本政治反弹,因为这次合并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裁员。本田社长三部敏宏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车企和新业者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汽车行业。因此,必须在2030年前建立起足够实力,否则将会被打败。

       

      乐观者认为,若能成功整合,将打造出一个在全球汽车市场极具竞争力的巨头。其资源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技术互补带来的创新能力提升,有望重塑日本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与欧美、中国的汽车企业展开更有力的竞争。谨慎者认为,合并面临的重重困难。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整合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并后的企业在短期内陷入混乱,影响生产和销售。产品规划与品牌定位的冲突若处理不当,可能削弱双方原有的市场优势。行业内对于日产与本田的合并普遍持谨慎态度。

       
      韩国或对华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
       
      摘要

      韩国政府表示,可借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经验,研究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方案。韩国产业通商部官员表示,若国内企业等利害关系方提起反补贴调查申请,将根据补贴协议和《关税法》开展公正透明的调查。 

       

      韩媒分析认为,韩国政府展现出了可能加强保护国内产业的意志,或与比亚迪计划进军韩国市场有关。比亚迪计划于2025年1月在韩国正式启动乘用车销售业务,已与6家当地经销商签约。

       

      美国和欧盟等已通过征收关税应对中国电动汽车流入市场,韩国此举可能是为了与这些国家保持一致。

      点评

      有观点认为,韩国实际启动反补贴调查的可能性较低,因为该程序通常只有在国内企业提出申诉的情况下才能启动。

       

      中国汽车在韩国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而且韩国市场本身也并不大,即使加征关税,其对中国车企带来的影响也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