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化背景下汽车出海情况了解,从数据角度提供有力支撑,现推出“中国汽车出海月度分析报告”系列。本期分为上篇中篇、下篇,本篇为系列第五期下篇。第五期中篇介绍了2024年1-11月车企出海重大事件,本篇将聚焦泰国汽车市场专题分析。 泰国汽车市场概况 产量和销量双双下滑 泰国汽车产业发展多年成绩显著,但2024年产量与出口量出现了下降趋势。泰国汽车产业自 1960 年以来一直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在亚洲的组装中心之一。2022 年,泰国在全球汽车产量中排名第 10 位[1]。2023年,泰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11.75万辆[2],创下了5年内的新高,并且超过了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出口量。泰国汽车出口量在2022年和2023年保持了增长趋势,但在2024年出现了下降。 2024年,泰国工业联合会(FTI)曾连续两次下调泰国汽车产量预期,其中7月曾将全年汽车产量预期由190万辆下调至170万辆,自后又再次下调至150万辆,这是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泰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销量对比 资料来源:日经亚洲 泰国汽车在国内市场产量及销量情况不容乐观,面临被菲律宾赶超的风险。FTI将用于泰国国内市场的汽车产量由原定的55万辆下调至45万辆,而用于出口的汽车产量由原定的115万辆下调至105万辆。据《日经亚洲》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马来西亚已经连续5个季度超越泰国,成为仅次于印尼的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 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泰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滑 28%,成为东盟五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中降幅最大的国家,环比也下滑了9.5%,且泰国与菲律宾的本土销量差距已缩小至仅1.2万辆,随时有被赶超的可能。 燃油车销量下降,电车逆势增长 泰国汽车整体销量颓势背景下,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成亮点。近看2024年前三季度,泰国乘用车总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23%。分车型来看,汽油动力汽车仍占泰国汽车销量的 90% 以上,但随着政府继续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为购车者和制造商提供补贴,汽油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预计会继续下降。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成为唯一的亮点,并且这个增长数据几乎全部是中国车企做出的贡献。根据此前泰国汽车媒体报道,2023年,泰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超7.63万辆,较2022年激增6.66万辆,增幅达684%,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上升至12%。 日本车企关闭或者减少产量 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建厂 中国车企积极布局泰国市场,对日系车在泰市场份额等方面开始产生影响。近两年,上汽、长城、哪吒、比亚迪、广汽、长安、奇瑞等车企纷纷开始在泰国建厂,中国汽车制造商截至去年已在泰国投资超过14 亿美元兴建电动汽车工厂。2024年,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市场占有率从5%直接提升至11%,日系车的市占率则从90%下降到78%。多家日本在泰国的汽车厂正在关闭或缩减规模。例如,斯巴鲁表示将停止在泰国生产汽车。铃木计划在2025 年底前停止运营。本田和日产也表示正在减少产量。 泰国汽车销量影响因素 泰国汽车贷款影响新车总体销量下降 泰国汽车消费高度依靠金融借贷。泰国的人均收入并不算高,平均月薪折合人民币只有3,100元左右,但是泰国的汽车并不便宜,例如在国内指导价14.58万元的日系车型,在泰国的售价可高达30万元人民币。以借贷形式超前透支,是泰国消费者较为普遍的消费方式,在大宗消费品领域更是如此。据在泰国的各车企中高层人员估算,泰国新车销售90%依赖于汽车贷款。泰国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泰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89.8%。 日本车企在泰国通过多样的贷款方式促进汽车销售,却也带来潜在风险。为了支持销售,各大日本车企在泰国开设自己的金融机构,对于无法在银行获取贷款的消费者,可以用自己的金融渠道获取贷款。“零利率贷款”、“零首付贷款”、“超长年限贷款”这些成熟的贷款方式已经被各大日本车企玩得相当熟练,对于汽车消费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但贷款形式的超前消费叠压高昂的溢价,无疑加剧了泰国消费者和汽车市场脆弱程度。一旦贷款收紧或违约,个人和市场都将受到巨大冲击。 泰国央行加息及出台政策,致车贷缩紧、汽车销量下降。从2022年8月起,泰国央行便开启了加息周期,基准利率从0.5%一路上升至2.5%,还停止了疫情时候的各项刺激政策,使得消费者的新增贷款压力极度扩大。与此同时,泰国央行为了控制居民的债务风险,开始出台“责任贷款”政策,意思是金融机构要担起责任,不能轻易对资质不够的消费者给予放贷。因为现在泰国居民的债务杠杆已经很高了,金融机构再像之前那样轻而易举地放贷,很容易留下隐患。由此,泰国的车贷也骤然间缩紧,审核通过率从此前的八九成下降到50%。一旦贷款的审核率降低,势必会影响汽车销量。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拿2024年上半年来说,泰国汽车实现销量308,027辆,同比下降了24% [3]。 泰国政策全方位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 泰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相当友好。为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泰国提出了“30·30”政策,具体是指到2030年,泰国所产汽车总量的30%为零排放车,到2035年零排放车的生产量将达到135万辆。为此,在2025年之前,泰国将拨款350亿泰铢,为电车生产购买土地、建设工厂及充电设施。 在消费端,泰国政府依旧给予了电车相当的政策优惠,将纯电汽车的消费税率从8%降至2%,并且根据不同型号的电车差异化减免道路税和进口关税,甚至在去年四季度直接给予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每辆最高10万泰铢的购车补贴。泰国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使得电动车价格非常有优势。 中国车企在泰借势崛起份额攀升 中国车企凭政策与自身优势,在泰国市场份额提升。一直以来,泰国九成市场为日本车企所垄断,但在泰国政府“新一代汽车制造”政策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占有率从约5%猛升至约11%,日系车则从90%下降到78%[4],包括比亚迪、长安、奇瑞在内的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成功进入泰国市场,并实现了显著的销量增长。 泰国最受欢迎的五款电动汽车车型有四款来自中国 资料来源:Caixin Global 2023年,中国汽车在泰国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416.5%,在泰国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80%[5]。泰国开泰研究中心预测,2024年泰国纯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将达到8.5万至10万辆,这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泰国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车企出海泰国面临的挑战 日本车企的强大地位 1987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走强,极大地增加了日本汽车的出口成本,使得日本汽车制造商不得不选择海外建厂扩张。而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于经济增长压力,泰国政府不得放宽了外资的股份限制,于是泰国便成为了日本车企建厂的对象。日系车的到来,也让泰国成为了汽车制造大国。日系汽车品牌在泰国有着很深的沉淀和渗透力度,通过“产品先行——渠道布局——本土化生产——汽车金融——二手车价格托底”的方式,已经深深扎根泰国市场。日系车在泰国的地位并不是其他国家车企通过短短几年时间能够撼动的。中国车企想要迎难而上,同样需要扎根于本土,对当地消费市场深度洞察,用时间来换取消费者的信任。 泰国政府的监管和本地化要求 此前中国车企出海到泰国之所以能享受到很大的关税、消费税和政府补贴优惠,有两个前置条件,一是需要在泰国本土建厂,二是需要保证生产任务。在泰国政府延长至2025年的降低电动车整车进口税政策中要求,车企必须在2027年底前在本地生产相应数量的同规格BEV车辆以进行抵消,2024、2025、2026、2027年整车进口与本地生产的比例分别为1:1、1:1.5、1:2和1:3。也就是说,今天卖得越多,明天生产得就越多。这也导致生产一旦开始,就没有停下的可能。为了在泰国迅速站稳脚跟,也为了减少车辆滞销的风险,降价几乎中国车企成为唯一的选择。总之,车企生产不停但因车市不景气而导致销量下滑,为此,车企想要以价换量,但降价却让消费者迟疑观望,更不愿购买,如此销量下滑加剧,车市更加低迷,企业只能再次降价。 泰国消费者青睐日系二手车和皮卡车 “买新车不亏,过几年可以通过出售二手车变现,使用成本不高”:泰国新车市场价格虽高,但其二手车价格也较为坚挺,车辆也更保值,这一点也是日系车企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过去几十年来,日系车在泰国基本不会降价,反而通过迭代升级来不断提升售价,使得老产品的二手市场价格十分“抗跌”。也正因此,价格战的引入对泰国消费者的冲击更大。一旦新车价格降速加快,就可能击穿二手车价格底线,发生价格倒挂。当然,二手车之所以能保值,也离不开泰国对于车辆报废没有强制的规定,延长了二手车的使用期限。 “偏爱皮卡车”:泰国人对皮卡车的偏爱的原因,包括皮卡车的多功能性、经济性、文化认同以及市场和政策的支持。皮卡车型既能载人也能拉货,非常适合泰国地形复杂的用车环境。泰国独特的皮卡汽车文化也是推动皮卡车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皮卡车型通常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且泰国政府对皮卡车的消费税非常低,远低于乘用车。在泰国皮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日系皮卡,如丰田Hilux和五十铃D-MAX,这些品牌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赢得了泰国消费者的信任。 与泰国汽车供应商的合作难题 随着燃气动力汽车的失宠,一些汽车零部件(比如基于液压的转向系统和交流发电机)将被淘汰。据泰国汽车零件制造商协会估计,泰国60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只有十几家能够供应中国电动汽车。那些可以转型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可能仍难以转型抗衡中国对手。随着业务萎缩,一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关门大吉。 泰国金属铝公司(Thai Metal Aluminum)的董事总经理苏帕特·拉塔纳希里韦莱(Supat Ratanasirivilai)说,自今年年初以来,他一直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谈判。但自从中国公司告诉他,他的价格高出30-40%后,这些谈判就停止了。“我们希望,当日本汽车制造商的产量下降时,我们可能会从中国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一些好处,但显然他们(中国汽车制造商)不是从泰国供应商那里购买。”他的公司正在推动泰国政府对当地工人实施更多的保护措施,比如要求电动汽车使用更多来自当地的零部件。他表示,“泰国政府真的向中国汽车制造商开放了一切,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泰国案例分析 比亚迪汽车 泰国是比亚迪最大的海外市场,比亚迪是泰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品牌。2024年7月,比亚迪在泰国罗勇府开设了一家工厂,这是其在东南亚的第一家工厂,涵盖了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和零部件生产,从开工到投产只花了16个月的时间,预计年产量为15万辆。 2024 年初,比亚迪在泰国有 100 个左右销售网点,到 2024 年中,其总代理宣布未来两年内经销网点将增加 3 倍,预计年内把门店扩张到 160 家,覆盖泰国全部 77 府,基本完成了本土化经销商网络的初步搭建与扩张。 比亚迪在 2023 年第 40 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展示五款车型 比亚迪电动汽车在泰国的起售价仅为 10,000 美元。此举使人们能够更自由地使用更清洁的汽车,并标志着泰国等市场的汽车力量平衡发生了重大转变。 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自2022年进入泰国市场以来,销量持续攀升。2023年1-5月,哪吒V在泰国的上牌量为3752辆,市占率达到15.6%。2024年9月,泰国纯电动汽车上牌数中,哪吒汽车以16%的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品牌中排名第二。 哪吒汽车在2021年在泰国曼谷建立了首个海外工厂,主要涉及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工厂的年产能约有3万辆。此外,中国电池厂商国轩高科配合哪吒泰国工厂进行电池配货,并在泰国工厂旁边建厂,这有助于哪吒汽车更好地控制成本和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哪吒V获2023年度泰国年度车型奖 哪吒汽车也对营销、后台支持,法务、财务等所有层面进行本地化。例如,哪吒泰国子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完全以本地化的方式去运营,不仅接入了各项本地资源,团队90%的人员在当地有资深资源,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当地的经销商,泰国的十大经销商集团里面有三家被纳入了哪吒汽车的体系。 [1][2][3]数据来源:泰国工业联合会(FTI) [4][5]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腾讯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