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立即填写

      RCEP专刊第八期:RCEP生效,民用航空业发展影响探究(四)

      时间:2022-08-08
      管理员:jiangguandi

        机遇与挑战并存:RCEP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应对

        RCEP作为目前全球潜力最大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必然会对经济秩序、产业结构、发展空间、合作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用航空业更应当抓住合作机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采取主动的策略,最大化利用便利、自由的投资环境。

        从服务部门来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有100个部门,RCEP签署后新增加了22个分部门,包括研发、管理咨询、制造业相关服务、空运等。新增空运分部门,显示了我国进一步参与世界贸易格局的决心,用主动开放的举措赢得合作国的信任,并争取更利好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RCEP有关航空运输的大幅放开,对我国传统航空货运业的产业链带来巨大挑战,集成式发展势在必行。

       

        一、我国民航业面临的机遇

      1. 各国航权进一步扩大

      航权(Traffic Rights)又名“空中自由”,最基本的航权概念有九种,被称为“九大航权”,包括:领空飞越权、技术经停权和目的地下客权等等。RCEP协议的落地,主要影响着其中的完全第三国运输权、国内运输权等等。各国间合作更加紧密、扩大航权,有利于我国航空公司在该地进行运力网络建设。同时,我国也在加大航权开放力度,例如,我国明确建设昆明国际航空枢纽,覆盖东南亚各国首都和主要城市,争取以昆明为试点城市实施更开放的航权安排,这将为上游的航空金融服务商和民机制造商等主体带来相应的发展机遇。

       

      2. 加速航空运输业的协同发展

      RCEP多个成员国高度依赖国际旅游业,重视航空贸易往来,在框架下受影响最大的是下游产业链。我国借此东风,能够推进航空金融服务与航空制造服务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在与各国的合作当中,加快航空物流信息化的步伐,迎合贸易数字化的时代需求。

       

        二、我国民航业面临的挑战

      1. 产业转移加剧竞争

      国际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避免,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在逐渐向越南、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虽在短期内不可动摇,但RCEP中的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还在进一步加快产业链重构的速度,同样需要提升产业升级、技术积累、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能力。我国所具备的人力资源、原材料优势正受到替代作用的影响,民航业中发达国家对于零部件、组装等贸易需求将有所下降。国际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避免,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在逐渐向越南、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虽在短期内不可动摇,但RCEP中的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还在进一步加快产业链重构的速度,同样需要提升产业升级、技术积累、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能力。我国所具备的人力资源、原材料优势正受到替代作用的影响,民航业中发达国家对于零部件、组装等贸易需求将有所下降。

       

      2. 国货航运力不足

      当前中国仍然是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尚未过渡到多领域民航强国。我国国内货机规模远不及客机规模,全货机总架数仅占所有运输机架数的4.6%,2020年国内全货机的数量为173架[1],与国际航空货运增量需求差距甚远。中国航空货运无论运力还是航线网络的覆盖程度,都离国际水平有一定距离。

       

      3. 加速区域内国际航空枢纽的竞争

      为构建国际航空通道,各国将对航空枢纽进行各方位提升。区域内主要航空枢纽包括泰国的曼谷、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韩国的仁川、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各国在完善机场基础设施、提升航线市占率上将推出多种措施,我国需要思考如何在后疫情时代保证核心航空枢纽的竞争力,在贸易便利化等措施上提升服务绩效。

       

        三、政策建议

      1. 统筹推进国际航空合作

      积极开展多边对话和产业合作,不光要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与国际航空组织开展协调交流,还要积极与RCEP协约国开展技术研讨,特别是日本等主制造商大国。加强国际贸易与投资,改变航空事业自我造血能力不强的问题,吸引国外企业参与我国项目,形成良好的互惠关系。

       

      2. 完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

      鼓励我国企业承接世界民航产业转移,深度参与RCEP国际合作研制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找准自身定位,提升航空货运等方面的利润空间。根据《“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的指导,从“重客轻货”到“客货并重”的转变,努力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以“强链、补链、延链、融链”为路径,通过提升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形成新动能。

       

       

      注:

      [1]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

       

       

      本文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修改、摘编或使用。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